2024-2025学年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及本科专业评估情况

索取号:102720505000-2025-0112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次数:10设置

(一)教学质量常态监控

学校在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立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辅以“管”,加强常态监控,注重规范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保证教学监控运行高效、有序。

开展检查评估,建立反馈机制。学校每学期坚持实行期初、期中、期末本科教学常规检查、专项检查、考试巡视及教学评估。检查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规范情况、学生出勤率、课堂教学效果,期中、期末考试组织、考场状况,试卷命题与评阅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和质量情况等。教学检查和评估结果,通过实时反馈、本科教学工作例会等途径向各教学单位以及职能部门予以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学校通过开展对各教学环节日常监控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覆盖教学全过程。

落实听课制度,强化督导功能。学校历来重视校院领导、校院督导共同参与评价。2024-2025学年,校院各级领导严格落实听课制度,本科课程听课共计532门次;校院督导完成本科生课程听课任务3008门次,覆盖75.6%的本科生课程,涵盖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体育课、新开课、全英语课程、评教后5%和新进教师授课等类型的课程。

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024-2025学年,评价课程3131门次,学生参评率为97.4%。教务处根据评教数据整理分析形成评教报告,并反馈给学院,引导学院关注评教靠后的教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开展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2024年度数据采集涵盖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条件、教职工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工科类专业情况、来华留学质量9个方面85张数据表。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学校及时、全面了解本科教学状态和办学基本情况。

编制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按要求向社会发布,展现学校办学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持续改进的院部评估机制。学校落实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要求,改进院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2025年,学校落实“以评促建、重在建设”,按照教学单位自评、专家评审和整改三个阶段开展院部自评自建工作,检查范围涵盖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16个院(部),聚焦学院自查、自评、自建、自改全过程,进一步补齐短板、凝练特色。4月,各院部在自评阶段已经完成教学档案自查与指标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完成支撑材料目录、形成自评问题清单等工作。5-6月,校领导带队赴全校16家教学单位开展实地检查。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材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学院评建工作进展的情况。7月,教务处已将专家组反馈的教学档案检查情况及问题清单等材料反馈给学院。

各学院依据问题清单深入分析问题、推动整改、提升专业办学水平,短期问题即知即改,长期问题形成整改台账,进行销账式整改;继续建立健全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和持续建设,本科教育核心地位进一步筑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维开拓,教学质量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办学资源条件支撑度明显提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