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校园文化氛围,4月8日下午,在我校第25届校园文化节开幕之际,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在绿叶步行街顺利举办了“美美与共 籽籽同心”——民族文化风采展示活动。
校党委副书记周国良,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负责同志以及来自30多个民族3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各民族师生欢聚一堂,在12个民族特色展区,通过非遗文化学习、民族服饰体验、民族工艺展示、民族歌舞模仿、民族游戏互动、特色美食品尝等环节沉浸式感受了多民族的文化魅力,增进了多元文化交流,深化了对各民族的了解与认知,进一步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非遗文化科普学习
“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历史性诠释。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苗年节”、白族的 “吹吹腔”、东乡族的擀毡技艺、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都在本次活动中进行深度还原——各族师生通过实物、图片和讲解学习了这些宝贵的“活的历史”。
多元服饰惊艳全场
民族服饰文化反映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活动现场,多民族服饰展区前排起长龙,师生们一边与傣族筒裙、蒙古袍、藏袍、朝鲜裙等特色服饰合影留念,一边不断感叹“一针一线,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是各民族千年智慧的体现。”
民族工艺独具匠心
民族特色工艺品,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能工巧匠的辛勤汗水与智慧结晶。师生们在欣赏精美的土家族刺绣、细腻的满族荷包、灵动的哈萨克族壁挂过程中,不仅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更感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才艺模仿其乐融融
以艺载德,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多民族展台前,蒙古族的马头琴琴声悠扬,哈萨克族的“黑走马”潇洒奔放,彝族的“阿细跳跃”心手相连,藏族的锅庄舞情意绵长。师生们以才艺模仿的形式融合各特色展区,载歌载舞,宛如一幅动态的民族风情画卷。
互动体验凝心聚力
小游戏,大交融。壮族抛绣球谁最多,满族投壶谁最准,苗族扎染谁最美,壮族、苗族、土家族竹竿舞谁最巧,回族、彝族、蒙古族知识问答谁最快、东乡族、藏族语言模仿谁最像。一个个环节,一幕幕场景,吸引了各民族师生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魅力,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舌尖心田文化之旅
活动现场,多民族风味美食琳琅满目,香气四溢。蒙古族的乳制品、彝族的牛肉干、藏族的酥油茶、东乡族的甜胚子、白族的乳扇、满族的萨其马、回族的油香、壮族的水牛奶、维吾尔族的馕、土家族的腊肉、哈萨克族的包尔萨克、苗族的折耳根,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各展区负责人身着节日盛装,热情地向师生介绍自家美食的制作工艺、历史渊源和文化寓意。
本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与互动体验,促进了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生动诠释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精神。这不仅是一次难忘的文化盛宴,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
学生感言
经济学院2024级本科生、藏族 扎西旺珍
今天,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多元文化世界的奇妙之旅。看到各民族的特色服饰、传统手工艺品,还有体验感超强的竹竿舞,让我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品尝到的民族美食也特别美味,每一种都有独特的风味。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国家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希望以后继续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更好地了解多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彝族 王宇
在春光明媚的绿叶步行街上,我有幸作为彝族展台的一员参与了这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展示活动。彝族展台精美的彝绣手工艺品和欢快的舞蹈让人眼前一亮;藏族展台的酥油茶飘香四溢,藏文书法的体验更是别具一格;维吾尔族展台的服饰绚丽夺目,《十二木卡姆》的乐声悠扬动听……每个展区都像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发现不同民族的生活智慧和艺术结晶。不论是参与互动的师生,还是负责展台的同学,大家都怀着真诚的交流态度。在蒙古族展台学习简单的蒙语问候,在壮族展台尝试抛绣球,在满族展台体验投壶游戏……这些互动不仅让我们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
2024级民族预科生、哈萨克族 阿依波塔·木拉提别克
作为一名预科班的哈萨克族学生,参与“美美与共 籽籽同心”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学生骨干能力的锻炼。此次活动从筹备到结束都是我和小组队员们协同合作的难忘经历。活动过程中,我们所设计的环节人气爆棚、好评如潮,非常有成就感。此次活动让我明白,正是各民族文化的交相辉映,才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我愿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同学们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盛!
数字经济学院2024级本科生、满族 刘宇轩
今天十分荣幸,能够作为满族展区负责人去参加校园文化节,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同学们空前的热列,他们积极参加我们准备的每一个活动,热情地与我们交流, 不同的民族展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交流。 此刻我终于懂得“石榴籽”寓意中的澎湃生命力。文化的交流是彼此更加团结的“黏合剂”。各民族如同彩虹的七色光谱,在交相辉映中让彼此的文化基因愈发鲜明。同心共筑中国梦是一幅又一幅,美美与共的美丽画卷。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仡佬族 罗一民
此次的民族文化风采展示活动,生动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每一个展区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符号,师生们身着民族服饰,在美食、手工艺、语言学习等体验中,触摸民族文化的温度,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力量。这场活动不仅是多元文化的盛宴,更是各民族学生交流的桥梁。作为总展区负责人,希望用我们的精心策划,让民族文化风采在校园中焕发活力。愿这份文化交融的感动,持续滋养上财校园的民族团结之花,让“美美与共”的精神在匡时使命中薪火相传。
(供稿/供图:魏柯(学) 邓波儿 编审:依子贺 收稿日期: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