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估。学校积极探索设计本科课程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起学生、院部领导、学校督导组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使评价结果贴近教学现状,并可相互补充印证,充分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目标多层次、评价方法综合化。学生评教是教学工作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是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院部领导评价有助于教师收集来自同行之间的基于学术水准判断的信息,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同学科课堂教学整体水平。校督导组评价借助督导专家的力量来衡量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对于教学效果长期位于全校前列的教师,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所在学科的教学水平提升;对于评教相对靠后的教师和新进教师,学校也积极组织各类教师教学培训、微格演练与个性化教学诊断,不断提升教师的角色认同和教学水平,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职务聘任、考核评价中的重要指标。
专业评估。学校根据上海市教委和市教育评估院的要求,认真组织本科专业评估。2017年6月,学校启动了2017年本科专业自主评估工作,会计学专业列入今年的达标评估计划。评估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自查(6月至10月)由相关学院开展自查,自我评定等级,组织专家论证,写出自查报告,填写“简况表”,组织支撑材料;第二阶段为学校组织专家检查。学校于11月组织专家组对会计学专业进行现场考察评估,通过听取专业建设报告,查阅支撑材料,进课堂听课,考察相关教学设施,与教师、学生座谈,最后经专家组集体讨论,会计学专业通过了现场考察评估。另有财政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新闻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商务英语共11个专业向社会发布了专业年度质量报告。
审核评估预评估。2018年4-5月,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预评估,从院部自评、实地检查、书面反馈和整改建设四个方面进行预评估,注重对问题的跟踪和解决。以“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指导思想,本着一次评估、多重角度、立体呈现的原则,覆盖全校13个院部。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要求,以教育部提出的审核评估项目、要素、要点为内容,从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以及自选特色项目等方面考察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并融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从而探索多元化、多维度、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整理、汇总和分析各学院的预评估数据,形成13个院部的预评估反馈报告,为学院改进教学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教学质量评估。2017年5月,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和市教委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制度以及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质量评估制度,结合年报工作,推进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化和常态化。学校继续开展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完成学院自评并组织专家对院部进行抽查。专家组分两次完成了对经济学院、数学学院、金融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听取学院领导的本科教学工作汇报,认真审阅自评报告,随机抽查了试卷、毕业论文,发现问题和不足,为学院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保障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