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分类培养为路径,以追求一流为目标,始终坚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前沿地位。学校的思想认识、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到位,有效确保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时,把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加以考虑和安排;在制定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时,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党政领导贴近本科教学,深入本科教学第一线;校领导坚持每学期听本科生课、为学生上思政课;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和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校领导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切实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校领导班子在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各类重要会议中多次专题研究本科人才培养相关工作,持续深化本科“43”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2023年5月,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基础学科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419计划)总体实施方案》,明确“419计划”实施将成为学校优化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试验田。2023年7月,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均就“关于成立匡时书院”相关事宜进行了专题研究,会议同意成立匡时学院作为学校半实体的独立二级单位,同时明确了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2023年9月,学校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拔尖卓越创新人才”为主题,召开了2023本科教育工作大会。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在“3*3”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质拓维,积极构建以“立体课程、多元培养、沉浸体验、能力生成”为特征的拔尖卓越创新人才培养“43”模式,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形成本科教育新格局。2024年4月和8月,学校以“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为重要使命,紧密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任务,做好统筹规划,不断完善教材管理体制机制,召开教材建设推进会议与教材审读会议,立项建设127种本科教材,进一步推进教材建设工作,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体建设新局面。
(二)教学质量常态监控
学校在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立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辅以“管”,加强常态监控,注重规范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保证教学监控运行高效、有序。
开展检查评估,建立反馈机制。学校每学期坚持实行期初、期中、期末本科教学常规检查、专项检查、考试巡视及教学评估。检查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规范情况、学生出勤率、课堂教学效果,期中、期末考试组织、考场状况,试卷命题与评阅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和质量情况等。教学检查和评估结果,通过实时反馈、本科教学工作例会等途径向各教学单位以及职能部门予以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学校通过开展对各教学环节日常监控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覆盖教学全过程。
落实听课制度,强化督导功能。学校历来重视校院领导、校院督导共同参与评价。2023-2024学年,校院各级领导严格落实听课制度,本科课程听课共计465门次;校院督导完成本科生课程听课任务2849门次,覆盖73.3%的本科生课程,涵盖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体育课、新开课、全英语课程、评教后5%和新进教师授课等类型的课程。
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023-2024学年,评价课程2961门次,学生参评率为97.28%。教务处根据评教数据整理分析形成评教报告,并反馈给学院,引导学院关注评教靠后的教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开展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2023年度数据采集涵盖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条件、教职工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工科类专业情况8个方面73张数据表。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学校及时、全面了解本科教学状态和办学基本情况。
编制发布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按要求向社会发布,展现学校办学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持续改进的院部评估机制。学校落实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要求,改进院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2024年,学校落实“以评促建、重在建设”,按照教学单位自评、专家评审和整改三个阶段开展院部自评自建工作,检查范围涵盖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15个院(部、系),另外包含保卫部/武装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财经研究所等部门开设课程的教学档案。4月-5月,各院系部在自评阶段已经完成建立评建工作组、制定自评方案、开展教学档案自查与指标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完成支撑材料目录、形成自评问题清单等工作。6月,学校邀请56位校内外专家开展线上和入校评审工作,完成15个院(部、系)的线上和线下评审。线上评审内容包括对学院自评材料的评审,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试卷、论文等教学档案的抽查,课堂教学的听课抽查、以及师生访谈等。入校评审内容包括学院自评汇报、专家提问、深度访谈座谈、实地考察、交流反馈等。7月,教务处已将专家组反馈的教学档案检查评价情况和问题清单等材料反馈给学院。
各学院、各专业专家评估发现的问题主要涉及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与支持、教学规范性等方面。
各学院依据问题清单深入分析问题、推动整改、提升专业办学水平,短期问题即知即改,长期问题形成整改台账,进行销账式整改;继续建立健全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四)国际认证
商学院2022年通过AMBA和AACSB再认证,有效期五年;2023年通过EQUIS再认证,有效期五年。截至目前,商学院已获得了中国高质量MBA认证(CAMEA)、AACSB国际认证、EQUIS国际认证、AMBA国际认证,认证专业涵盖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四个专业。认证过程中,评审专家与校院领导、所有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管理团队和校友代表进行了深度交流,对学院发展战略和目标、教学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教学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评估,并审核了相关材料。经过评审和多方考察,专家组对学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并对学院未来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提出了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