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分类培养为路径,以追求一流为目标,始终坚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前沿地位。学校的思想认识、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到位,有效确保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时,把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加以考虑和安排;在制定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时,将培养一流本科生作为学校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党政领导贴近本科教学,深入本科教学第一线;校领导坚持每学期听本科生课、为学生上思政课;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和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校领导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利用校长信箱等意见建议渠道,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优先研究本科教育教学问题;学校历年《党政工作要点》中,均将人才培养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予以强调突出。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工作。从成立至今,学校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每次会议均要求校领导全部到场,由各牵头部门汇报本科教育改革工作进展,同时,以现场办公会形式破解本科教育改革中的沉疴顽疾,目前已召开了22次会议,聚焦“线上教学”“劳动教育”“教材建设”“新文科专业建设”等主题。
(二)教学质量常态监控
学校在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立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辅以“管”,加强对常态监控,注重规范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保证教学监控运行高效、有序。
开展检查评估,建立反馈机制。学校每学期坚持实行期初、期中、期末本科教学常规检查、专项检查、考试巡视及教学评估。检查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规范情况、学生出勤率、课堂教学效果,期中、期末考试组织、考场状况,试卷命题与评阅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和质量情况等。教学检查和评估结果,通过实时反馈、本科教学工作例会等途径向各教学单位以及职能部门予以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学校通过开展对各教学环节日常监控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覆盖教学全过程。
落实听课制度,强化督导功能。学校历来重视校院领导、校院督导共同参与评价。2021-2022学年,校院各级领导严格落实听课制度,本科课程听课共计418门次;校院督导完成本科生课程听课任务1482门次,覆盖46.8%的本科生课程,涵盖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体育课、新开课、全英语课程、评教后5%和新进教师授课等类型的课程。
实施线上教学检查,提升在线教学质量。2021-2022-2学期,校院两级针对在线教学开展巡课和检查,进行课中保障和质量控制,统计教师和学生出勤情况,做好数据上报。完成在线巡课2101门次,教师到岗率100%,学生平均出勤率93.4%。引导教师择优选用在线课程资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原则上在授课过程中应开启摄像头,学生原则上在上课时应开启摄像头;引导教师加强与学生交流互动,加强对学生指导和学习效果的监督。学校多措并举,保证线上线下实质等效。
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021-2022学年,评价课程2934门次,学生参评率为97%。继续开展年度本科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参评率99.9%。满意度调查旨在有效分析学生学习成长经历、全面评价人才培养整体情况、推动教学改革与精细化管理服务等情况,进而为教学管理和改革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开展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2022年度数据采集涵盖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条件、教职工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工科类专业情况8个方面73张数据表。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学校及时、全面了解本科教学状态和办学基本情况。
编制发布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按要求向社会发布,展现学校办学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持续改进的院部评估机制。学校落实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要求,改进院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体系。针对院部评估中暴露出的问题,采取集中整改和个案解决的方式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院部评估机制。2022年学校继续开展校内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主要包含院部自查、实地检查和反馈整改三部分,12月完成了统计与管理学院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的实地检查,形成院部评估闭环系统。各学院对教学质量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以查促改,以查促建,重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