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新闻

【千村调查】遇见千村,遇见桐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定点调研手记

索取号:发布时间:2017-08-01浏览次数:1329设置

7月23日至27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范静老师的带领下,由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的10位同学组成的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千村调查小组对桐城市新渡镇和吕亭镇展开调研,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此次调研活动,收获有效问卷共179份,其中县域问卷1份,入村问卷10份,入户问卷168份,形成10篇调研报告。

桐城,古称“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位于安庆市北部,桐城市形成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家纺服装、建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六大优势行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称号。民营经济发达,产业特色鲜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优美,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的人文小城。近年来,桐城市在经济建设时,十分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市内形势一片大好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已基本实现了包括村邮乐购、农村淘宝在内农村电商网点的全覆盖,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分别为16.2 亿元和7.3亿元。7月20日,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推进会在桐城召开。


【遇】:在桐城的调研走访,不论是相遇,偶遇,或是奇遇,都是我们与千村的不期而遇,也是提升自我的机遇。


[初至桐城]:

7月23日,冒高温,顶酷暑,一行人一路奔波,终抵安徽省桐城市。经过短暂的休整,范老师与桐城当地领导进行对接,详细讨论了之后的调研日程安排,研究决定对桐城市新渡镇和吕亭镇共十个村进行调研。组织部还就我们调研中其他问题进行了协调部署,为我们这次的行程给予了很大的便利和帮助。由于近年来桐城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市领导还应我们要求,将特意安排我们实地参观考察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更好地体验感受当地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晚间,范老师与小组队员一起,开会布置了之后几天下乡调研的任务,并分发了调查所需的物品,大家还认真研读了问卷,讨论了需要额外增加的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细节,分享了各自对于“千村调查”的初印象,对于未来几天的调研充满了期待。


[大美新渡]:

7月24日至25日两天,我们对桐城市新渡镇的老梅村、新城村、九重村、杨树店村和童庄村进行了调研,虽地处同一个镇,但各有各的特点。老梅村近些年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因此电脑智能手机等互联网终端普及率非常高,第一站的调研就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中国农村在互联网和电商时代中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新渡镇新城村村委会,一部分同学在村委会办公室对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另一些则在老师和相关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村民家中进行调研;在九重村的调研过程中,大家热情高涨,村民们在回答问题之余,也向同学们分享了他们使用互联网的经历与感受;杨树店村村干部还带领我们参观了村委会的布置,队员们感叹农村发展的迅猛;童庄村部分受调研者表示,通过参加村委会组织的互联网技能培训,提高了自身的线上销售能力,增加了收入。新渡镇政府以及各个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不亚于盛夏的高温热浪,点燃了我们对互联网基础设施覆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等问题探索的热情。

[魅力吕亭]:

结束了对于新渡镇的调研,7月26日至27日,我们来到了吕亭镇的连山村、新店村、狮山村、双联村、洪桥村,开展对于吕亭镇的深度探访。吕亭镇同新渡镇一样风景秀丽,同时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上也有卓越表现。小组队员们与连山村村民深入交流,许多村民分享了自己走上农村电子商务这条路的想法与过程;新店村村干部大力配合,和我们一同去农户家中进行走访,与村民畅谈村里镇上十多年的巨大变化;狮山村、双联村村民更加热情,我们做起问卷来也更加起劲,逻辑清晰,你一言我一语,虽时间紧张,但我们依然一丝不苟;为了更近距离地接触农民朋友的日常生活与更亲切自然地倾听受访者的心声,从而令调研数据更加真实准确,桐城小分队在洪桥村全体出动,走出村委会,行乡间、入农户、录实情。洪桥村这一农村美丽家园示范村的硬件设施及村民良好的精神文化素养更是令同学们感叹。


[恋离桐城]:

7月27日晚间,结束了对新渡镇和吕亭镇的调研后,范老师主持召开了总结会议,组员们与范老师分享了调研心得,布置了调研手记以及调研报告等后阶段任务;另一方面,范老师也同我们一起录了第一份入户问卷,给组员以指导,大家也保证会圆满完成剩余的关键工作。次日,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归途,虽依依不舍,但饱含着将来更好地为家乡增光添彩的决心。


【见】:在桐城的见闻,不仅仅有对于十个村的调研,还组织参观了有桐城特色的桐城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农夫商城生产基地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欣赏了桐城文庙、六尺巷、孔城老街等风景名胜。


[电商产业园]:

7月24日下午,在桐城市政府的安排下,队员们参观了桐城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于2014年11月8日,成为安徽省首座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专业化电子商务写字楼。园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现配有运营公司、快递公司、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器、人力资源公司、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公共会议室、摄影棚、休闲空间及配套公寓等设施,为各行各类的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同时为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创业发展空间。


[农夫商城]:

7月26日,我们来到了农夫商城生产基地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参观,桐城农夫商城服务站现已成为安庆市“电子商务进农村”首家村级服务站。为适应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市供销社的支持下逐步建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电商服务站,属于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和“互联网+”三农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一村一点”布局已全面展开。构建快捷便利的物流体系,使城乡居民享受送货入户之便。同学们与园区负责人就商城运营等问题开展讨论。


[桐城名胜]:

在“千村调查”之余,桐城小组还游览了桐城文庙、六尺巷、孔城老街等特色景点,感受到了桐城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优美,被这座不折不扣的旅游城市所着迷。


【千】:在调研与录入问卷的同时,我们桐城小组也十分注重宣传与报导的工作,对于大众来说,就像拥有千里眼,可以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动态,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微信公众号]:

我们拥有团队的微信公众号——上财千村桐城2017,并由队员们轮流进行推送的编写与更新,坚持每天发一篇我们的新闻稿,现已发表7篇关于“千村调查”的推送,包括1篇行程信息,1篇队员展望,5篇调研日志,每一篇的阅读量都为300人次以上,通过老师与队员们的朋友圈转发,运用新媒体的方式扩大了我们调研的影响力。


[当地媒体]:

调研完成后,中安在线安庆报道、桐城市党委系统网站和桐城市政府网站分别对该团队此次千村调查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桐城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官方微信公众号“新桐城”也对该团队入园参观交流进行了报道,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村】:“千村调查”最重要的还是村落,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曾多次来到安庆市桐城市,更值得一提的是,十年前第一届的“千村调查,就有返乡的队伍来到了桐城,所以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增加一些关于十年间的变化的问卷问题,比如“您认为十年间在村里或在镇上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您第一次接触电子商务是在几年前,对您的家庭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也收获了很多,例如发现了不少农村商店都可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与此同时,我们也与村干部交流了一些十年间发布的国家与政府的政策信息,以及村委会选择的发展模式或是政策的执行情况,分析发生巨变的决定性因素,对于队员们还有很大的思考空间。


任重道远,吾仍奋进!我们因“千村”结缘,“千村”也因有我们更加美好。

(供稿: 张子霖(学) 汪玉婷(学) 供图: 毕小乐(学) 赵鑫鑫(学)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7年8月1日)


返回原图
/